您的位置: 首页 >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字号: A A A

  • 【转载】学习《决议》精神:百年大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 2022-01-04
  • 来源:秘书工作
  • 作者:徐春生
  • 编辑:宋冰滢
  • 阅读次数:
  •   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立意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具有强大的理论说服力、思想引领力、精神感召力,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领会《决议》精神,应着重把握以下方面。

     

      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围绕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

      《决议》分四个时期对党的光辉历程和重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精辟概括。在对每个时期的阐述时,都首先指明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阐明党围绕主要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阐明这个时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四个历史时期、四次“伟大飞跃”,都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展开的,体现了党和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把握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有助于深入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线,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深入理解党的历史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与时俱进的前进性。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决议》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全会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也是全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得出的郑重结论。要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史、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其一,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变革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大格局谋划改革发展稳定,以大气魄运筹治党治国治军,以大韬略统筹内政外交国防,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新时代社会变革极其深刻,从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根本扭转,从人民军队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到香港局势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从推动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都是具有标志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变革,都是关系根本、利在长远、泽被后世的重大变革。新时代党心民心极大振奋,在推进系列重大变革中,在办成系列大事难事中,在举办系列重大庆祝纪念活动中,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新时代民族复兴前景无限光明,我们通过艰苦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目标从未如此接近,现代化征程从未如此辽阔。可以说,这个新时代,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党的百年历史中最具风华的时期。

      其二,从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一方面,这一思想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另一方面,这一思想全方位、深层次汲取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智慧养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为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因此,全会《决议》深刻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必将以其巨大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指引党和人民不断前进,指引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三,从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告诫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九年来的历程,是充满艰辛斗争的历程,是在斗争中赢得发展、在斗争中凝聚力量、在斗争中锤炼筋骨的历程。这九年风云激荡,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风险挑战都极其严峻。面对美国的全方位无底线打压遏制,面对香港局势一度风高浪急的复杂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都以顽强的斗争精神顶了过来,取得了重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肩扛千钧重担、心系国运民生,在领导应对系列重大斗争中展现出高瞻远瞩、驾驭全局的卓越智慧,无私无畏、坚韧勇毅的崇高品格,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领导艺术。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全国人民最可信赖的主心骨、定盘星、领路人。

      “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全会以历史决议的形式作出这个论断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人民观、使命观

     

      历史决议是我们党极其庄重的文献,体现着我们党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决议》精神实质,就要把握《决议》所贯穿的历史观、人民观、使命观。

      一要把握贯穿其中的历史观。这就是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决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作出了科学评价,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了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我们党对待党的历史的科学态度。学习领会《决议》精神,要处理好历史连续性和历史阶段性的关系,既把握历史全貌,从整体上认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又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重大贡献,不能用后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前一个历史时期,不能前后割裂、相互对立。要处理好总结成就和分析失误的关系,既充分认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功绩,又正视历史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放在我们党历经艰辛争取胜利的大局中去看,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把握,更好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二要把握贯穿其中的人民观。这就是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没有人民就没有党的一切。《决议》再次郑重重申: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号召全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都充分体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鲜明立场和价值追求。

      三要把握贯穿其中的使命观。这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序言开宗明义宣示党的初心使命,到结束语号召全党“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决议》通篇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我们党从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中走来,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百年来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使命在召唤、使命在引领、使命在驱动,都是为了践行使命、践行对人民的承诺。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作为“使命型政党”区别于西方“选举型政党”的鲜明特质。我们要深刻领悟共产党人的使命观,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牢记对历史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

      (作者系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XML 地图